开学季 广大学生一定要小心“回租贷” 中的陷阱
近年来,随着金融监管等多部门重拳出击,不良“校园贷”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据媒体报道,为逃避制度监管,部分网络借贷平台“换穿马甲”,将“现金贷”业务变身为“回租贷”,名为租赁,实为借贷,并将对象瞄准在校大学生,严重威胁到学生权益,形成校园安全隐患。
所谓手机“回租贷”主要运作模式是
第一步
学生将手机“抵押”给平台,通过电子合同的签订,暂时把手机的所有权和处分权移交给平台,手机不用邮寄给平台;
第二步
平台“评估”手机价款,此期间平台要求学生填写身份证信息、银行卡信息、紧急联系人等借贷数据,但手机所有权和使用权实际未发生转移;
第三步
平台放款,学生实际获得相应借款中会扣除一部分所谓的“服务费”或“评估费”;
第四步
手机“回租”,因实际未转让手机所有权,平台以手机“回租”方式,与学生约定租用期限(即借款期限)和到期回购价格(即还款金额)。在此期间平台要求学生提供手机账户信息,以便于远程掌握手机储存信息。
平台通过类似此种模式变相向大学生发放高利息“现金贷”,最终可能会使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已有学生因此上当受骗。
因此,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再次发出预警,提醒广大学生务必提高警惕,理性消费,知法用法。
第一,高度警惕。
要多了解熟悉金融知识,理性分析贷款实际利率标准,不要心存侥幸、盲目信任。在金融服务消费等活动中要认真阅读相关合同条款,不要贪图“小便宜”,提高自己对不良“校园贷”业务及其变种形式的甄别和抵制能力,同时提醒身旁的同学和校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上了网络骗子的当。
第二,理性消费。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成长,要养成自强自立、艰苦朴素、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第三,知法用法。
要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时刻绷紧自我保护这根弦,保护好个人信息和隐私,注意留存相关凭据。当合法权益遭受损害时,第一时间与同学、老师和家长商量,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提醒: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同时再次郑重提醒大学学生工作者和资助工作者,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关心关注在校学生的大额经济支出,及时宣讲不良“校园贷”及其各类变种形式的危害,对不正常的经济往来,要提早作出预判和提醒,避免学生落入陷阱而不能自拔,避免小问题酿成大问题。
- 重磅突发!信用卡收紧?最严新规:不得用于偿还贷款、投资!女子举报“前婆婆”吃空响:前公公也被调查!贝壳遭浑水做空,最新回应2022-11-05
- 全款买房却被他人网签?大厂一楼盘被指“一房二卖”2022-11-05
- “智慧税务”亮相智博会 一键办税让纳税人“最多跑一次”2022-11-05
- 2021年上半年楼市大事件,房贷何去何从?购房者还能买房吗?2022-11-05
- 房抵贷拿到的钱还能再买房?假的2022-11-05
- 2022负债高大数据花秒下2万的贷款有哪些-2022-11-05
- 北京:公积金优先保障职工家庭首套住房贷款需求2022-11-05
- 重报网评|抑郁症纳入入学体检:检查单不是退学单2022-11-05
- 男子将车租给好友赚租金,却发现已被好友拿去抵押贷款2022-11-05
- 虎年上班第一天,省会书记市长带头公开手机号2022-11-05
- 扶持政策来了2022-11-05
- 房抵贷拿到的钱还能再买房?假的2022-11-05
- 惊呆了!她16年前还清银行贷款,如今突然冒出4万罚息,还上了征信“黑名单”!贷款复活了?2022-11-05
- 重磅突发!信用卡收紧?最严新规:不得用于偿还贷款、投资!女子举报“前婆婆”吃空响:前公公也被调查!贝壳遭浑水做空,最新回应2022-11-05
- 买商铺可以贷款吗?最高可以贷款多少?2022-11-05
- 商铺投资如何挑选?看看“过来人”怎么说2022-11-05
- 按揭房可以贷款多少钱?贷款利率高吗?2022-11-05
- 全款买房却被他人网签?大厂一楼盘被指“一房二卖”2022-11-05
- 中国发布丨受疫情影响商铺租金是否应减免?这起案例给出指导并解决了群体性租赁纠纷2022-11-05
- 涉案5亿余元!江西一地警方打掉一团伙2022-11-05